甘肃文县传统酿造技艺:咂杆酒的生产过程
甘肃文县的传统酿造技艺中,罐罐酒也被称为“咂杆酒”,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藏族美酒,制作方法经过千年传承,保留了古老的酿酒工艺和独特的味道。
罐罐酒的原料主要包括青稞、高粱、燕麦、小麦等粮食,再加入当地的山泉水,并在煮熟后拌入酒曲。而制作完毕的酒醅并不直接淋出酒,而是将“酒醅子”密封在缸中发酵数月,饮用时挖出酒醅子放入罐中,置于火炉旁进行煨煮,然后使用竹管吸取。这种酒被盛装在梨形陶罐中,陶罐内看不到酒水,只有酒粮颗粒,而酒水却藏在粮食下面,这也是罐罐酒独特的酿造方式。
舟曲县的罐罐酒源自唐朝,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,是舟曲藏族一种独特的酿酒技艺,融合了土著羌族和吐蕃部族的酿酒传统。每年秋收后,家家户户都会用各种谷物和草药煮好,并加入自制的酒曲进行发酵,发酵完成后由长辈取出酒粕进行祭祀,然后全家和客人一起享用。
制作罐罐酒的过程需要经过精心准备,首先是炒制谷物并与泉水一起煮熟,然后捞出晾凉,接着制作酒曲。酒曲有慢曲和快曲之分,前者需要六个月发酵,酿出的酒醇香甜美味,后者三个月就已经能够品尝,香气浓烈。
罐罐酒喝起来香甜细腻,制作时还会加入蜂蜜,经过漫长的发酵,蜂蜜的香气会慢慢渗入酒中,形成蜂糖酒,入口浓香,余味悠长。当地人将罐罐酒视为日常饮品,据说还有发散体内湿气的功效。
每到冬季,回到老家,煨上一罐罐罐酒,在火炉边品尝,那浓郁的香味,沁人心脾,余味绵长,令人回味无穷。舟曲县的罐罐酒不仅是一种美酒,更是一种传统文化的象征,是人们世代相传的珍贵遗产,带着岁月的痕迹,散发着淳朴的味道。让我们珍惜这份传统,把罐罐酒的独特魅力传承下去。(以上内容参考自舟曲县人民政府网,结合个人大数据整理。)